第315章 电子科技发展
1998年1月14日

清晨8:40

韩,群山

海力士工厂门口的广场上,数千名头扎白布的员工聚集在一起,工厂门口是全副武装的防暴警察,人数比昨天大大增加了。

几十辆带着铁丝网的防爆警车,高压水龙车和警方大喇叭宣传车停在工厂门口,留下一条几米宽的狭窄道路通向厂内。

韩棒子工会战斗力和煽动力是相当强的,在与资方的对抗中取得过很多次胜利。

尤其是对外来资本敌意非常重,以前是米国、日资企业,现在是香港资本,对抗起来更是打了鸡血一样来劲儿。

这并不是什么争取工人权益,纯粹是出于狭隘的民族情绪,排挤外来资本。

广场上

警方的大喇叭不停的宣传合法集会,要求和平抗争,合理争取工人权益,使用暴力将会受到法律惩处等等套话,清亮的女声回荡在广场上空。

工人则一群群的组织起来,在工会骨干的率领下整齐划一喊口号;

“赶走剥削的外来资本,赶走万恶的香港资本家,韩棒子是企业的真正主人。”

“绝不屈服于外来压力,民主自由万岁!”

……

口号喊得响天动地,现场的形式越发紧张起来,防爆警察们组成人墙高度戒备。

广场上的工人越聚越多,面对大西洋晶科集团的最后通牒情绪激动起来,开始有组织的冲击警方防御线,一波又一波。

现场情况迅速变得糟糕起来,警察用盾牌防御,警棍回击,工人们则捡起砖头、空酒瓶砸过来,不时有人被击中受伤,地上一片瓦砾和碎玻璃碴子,乱糟糟的混乱而危险。

片刻之后

警方高压水龙车打开,白色的高压水枪冲击示威工人聚集地,强硬的驱散非法集会。

厂区里的大楼上

大西洋晶科集团的留守人员静静的看着这一切,鸦雀无声,很多没有遭遇过这种大规模工人抗议集会的人,脸色都吓得发白。

霍家光总裁神情淡淡的看着,他曾经历过阿蒙克市工人罢工,对这样程度的冲击已经有免疫力了。

“大家注意自我保护,如果工人冲击进来,我们身上穿的工作服和他们一样的,可以混在里面免遭伤害。”

“知道了,霍总。”

张汝鲸总裁见状摇了摇头,宝岛的工会也不是省油的灯,他从内心同意boss的强硬措施;

不允许工会在厂区里活动,招募会员。

工会在西方国家工会势力强大,逐渐从争取工人权益演化变质,成为彰显社会影响力和政治影响力的工具,附带上许多内涵复杂的东西。

工运活动高涨的同时,极大地抬升了企业生产成本,削弱了企业竞争力,欧美地区去产业化浪潮正是在这一趋势下形成的。

世界跨国企业寻求价格洼地重建竞争力,第一产业和第二产业的生产经营活动逐渐转向第三世界,全球合理配置资源这是大势所趋。

90年代崛起的亚洲四小龙,韩棒子,宝岛,香港,新加坡正是欧美产业转移的受益者。

如今

外国投资者都把目光转向了改革开放的大陆,那里拥有无穷无尽的人力资源,拥有广阔到让人垂涎三尺的市场,拥有无尽的机会和无限的可能。

通过在大陆运营八英寸晶圆生产厂,张汝鲸总裁深深的感觉到;

内地是全世界最适宜建立工厂的地方,拥有最好的劳动者,最有纪律性的工人,服从性最好,吃苦耐劳,好处多的说不完。

如果有可能,他还是希望将这些工厂搬迁到大陆,将会减少无数的麻烦,节省大量成本。

香港

太平山顶凌霄阁

“嗯……嗯……

不用和工会接触,它已经不是企业内合法组织,不具备与企业对话资格。

从现在开始,对于资方来说,那些违反合同被开除的工人,没有福利也没有任何的现金补偿计划。

对……直接和群山警察署联络……嗯……

我的要求就是按照法律办事,一切以合同为准。

被开除的工人拒绝我方给予重新上工机会的,视为自动放弃,不可能一而在再而三的给机会。

那些自愿签署排除工会条款合同的工人,先集中安排培训一周,强调工厂管理制度,严肃企业纪律。

嗯……嗯……

恢复生产线并不着急,也不差这点儿现金流,生产多少亏多少。

先给我把工人纪律性抓起来,反复的灌输纪律观念,严格的企业制度,违反用工合同将受到严肃处理直至开除。

……好,你们注意自身安全,把防范预案反复检视。

嗯……嗯……

两条六英寸生产线暂时关闭,……好……

那现在就开二条八英寸晶圆生产线,有多少人做多少事儿,剩下的设备准备安排人员拆除搬迁。

深市大西洋科技园已经准备好了,随时可以接收生产线,最少要保留两条韩棒子本地生产线。

……嗯……争取保留三条,嗯,毕竟失业工人太多对我们不利,政府压力也大。

……可以,好的。”

与正在汉城的大西洋公司总裁张汝鲸通话完毕,放下电话,王耀城苦笑着摇摇头,这些韩棒子真是杠。

在当地政府和警方配合下,大西洋晶科集团采取一手大棒一手黄油的政策,罢工事件至今快一个月了,差不多解决大半。

一些领头闹事工人被警方抓捕,还有部分工人陆续屈服草签了用工合同,这部分大概有5200多人,正在进行安全和管理培训。

结束培训之后,可以维持两条八英寸晶圆生产线正常开工。

僵局时至今日一个多月了,部分工人逐渐散去,或者另找出路,或者另寻工作,或者前往大城市汉城寻找机会。

还有一小半的工人死硬分子,近两千人之多依然在采取对抗态度,对企业正常生产经 营产生很大影响。

他们在群山生产基地附近举行抗议活动,在道路上设置障碍,阻拦进入企业上工的职工,煽动家属对立情绪制造麻烦,甚至袭击资方人员。

这已经不是罢工工人,而是制造骚乱的暴徒。

在工厂外面发生的事情,晶科集团没必要过问了,特意从国内抽调600多名骨干人员,其中1/3是安全保卫人员,在厂里招募员工组成护厂队维持治安。

对于王耀城来说,他关注的焦点并非群山工厂,而是位于汉城的海力士研究中心。

海力士研究中心人员高达1400多人,其中核心高级研究员300多人,这部分人员有一多半被派往国内深市未来科技园,还有百余人派往硅谷红帽公司实验室。

剩余人员经过筛选分离,很快完成了整合工作,除了近两百名底层科技人员辞职之外,最主要的科研力量得到保存,这就是最大的收获。

海力士研究中心最新的科技产品,将会在第一时间由金陵j1,j2工厂生产,估计在一个月后全面推向市场,淘汰落后的产品。

随后在半年之内,淮州h1,h2厂也会引入新产品拓展销路,跳出主流大路货血拼的格局,用新产品给企业带来丰厚回报。

根据计划

群山工厂两座八英寸晶圆生产厂将会迁移到深市晶圆生产基地,组成新的s2,s3厂投入生产,这将会在半年之内完成。

海力士八英寸晶圆厂采用韩棒子国特有生产工艺,每家厂拥有18条内存芯片封装线,比晶科集团同类晶圆厂12条线多出一半来,生产效率高出一头。

吸收了海力士的独有科技,晶科集团可以改造自己的生产线,平白多出来一小半产能。

在应用科技领域,韩棒子国还是很有自己的独到之处的,海力士科研中心从三星集团挖来一位世界顶级水平专家朴舜真,令科研中心跻身于世界一流水准。

朴舜真团队带来先进科研理念的同时,同时创造了许多达到一流水准的独有专利技术,包括海力士最新研发的两个拳头产品,都是这个科研团队的杰出成果。

一个科研团队提升整个研究中心水平,这在十多年后是难以想象的,如今却真实的发生了。

王耀城知道;

整个八九十年代,正是大规模集成电路腾飞时期,一个科研团队几个月的努力,加上天才的想法,就可以创造出畅销全球的经典级cpu微处理器。

根据经典的摩尔定律;

当价格不变时,集成电路上可容纳的元器件的数目,约每隔18-24个月便会增加一倍,性能也将提升一倍。换言之,每一美元所能买到的电脑性能,将每隔18-24个月翻一倍以上。

这是一个非常可怕的增长率,研发的难度以几何倍数增长。

直观的看;

单个芯片上的晶体管数目,从1971年4004处理器上的2300个,增长到1997年pentiumii处理器上的七百五十万个,速龙risc-v微处理器上的九百七十七万个,26年内增加了4200倍。

按“每两年翻一番”的预测,26年中应包括13个翻番周期,每经过一个周期,芯片上集成的元件数应提高2xn倍。

对于后发者而言,追赶的难度从困难级提升到地狱级,用不了几年就会提升到史诗级。

在1994年未,速龙公司开始研发核心产权的risc-v微处理器。

整个开发过程中,动用了多达1770名高水平研究员,组成数十个专题公关研究小组,耗时一年半才研发完成,研究资金高达6.8亿美金。

如今,面对严酷的市场竞争,英特尔在大力开发新一代奔腾3高性能微处理器。

英特尔公司使用了二千人的设计团队和顶尖半导体技术,来减少 x86 和 risc-v 的性能差距,尖端研发投入巨大,这是一个强者恒强的竞争领域。

根据最新的科技情报显示;

英特尔公司科研人员受到简单流水线复杂指令性能优势的启发,科技攻关重点集中在指令解码器在运行中将复杂的 x86 指令转换为类似 rsic-v的内部微指令方面。

然后,将 risc-v 微指令的执行流水线化。

英特尔公司天才的研究人员发现,risc-v 设计师关于性能分离指令、数据缓存、芯片二级缓存、深度流水线,以及同时获取和执行多个指令的任何想法,都可以用在 x86 的设计上,可以借鉴发展。

进入90年代后,电子科技的发展日新月异。

以1989年为历史分割,16m内存芯片问世以后,一平方厘米的硅片上集成了3500万个晶体管,真正进入了超大规模集成电路时代。

而先进的八英寸晶圆生产厂,生产制程也从此进入了亚微米vlsi时代。

芯片尺寸持续减小,最小加工尺寸为1μm以下,硬件的进步持续推进。

韩棒子国,宝岛和大陆半导体产业也在急速成长,台湾的半导体主要以代工厂方式为主,成功扮演半导体生产基地的角色。

韩棒子国与王氏财团的大陆晶圆生产厂则以自用为主,世界市场为辅,全面展开竞争。

当前的典型产品为速龙一处理器,奔腾1代处理器,采用0.35μm工艺,后进一步降低至0.25μm制程工艺,生产要求急剧提高。

科技促进总是相辅相成,水涨船高的,速龙公司有幸赶上了历史机遇的末班车,在微处理研发领域处于世界先进水平。

之所以上市融资,就在于速龙公司需要不断地投入巨额资金研发.

这笔科研费用之高,连世界首富王耀城都无力独自承担。

仅速龙公司1998年,速龙2项目列支的研发费用计划,就达到8.6亿美金之巨,以后还将连年增长,到了21世纪初,将会突破16亿美金的水平,甚至需要更多。

由此可见

在这个世界顶尖研发领域,有多少钱都不够烧的,必须集社会民众之力,汇集社会资源共同研发,始终维持世界先进研究水平。

同样的,九四年建造一座八英寸晶圆生产厂耗资8~9亿美金。

到了九八年之后,建造同样的八英寸晶圆生产厂,因为生产工艺提升到65~90mm水准,高精密度设备投入资金巨幅增长,建厂资金迅猛增长14~15亿美金水准。

十几年之后,当芯片尺寸缩小到0.1微米水平时,十二英寸晶圆建厂成本将超过百亿美金,比建造一座核电站成本还高,投资总额高的惊人。 展开全部内容
友情链接